环保板材争议不断,板材十大品牌E0级真真假假?

2020-05-24 11:19:13浏览5147

afeng001V1
#经验灵感#提起室内装修中的污染,相信大家都能想到甲醛。可以说,甲醛超标是新装过的每家每户都曾头疼过的问题。而人造板作为普遍使用的装修建材,往往是引起甲醛问题的主因。环保板材争议不断,板材十大品牌E0级真真假假?
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在自家产品的宣传内引入了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包括欧标国标E级的E1、E0级;日本JAS的F3星、F4星级;美国CARB标准内的P1、P2、NAF级,等等。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不管是在我国强制性国标GB 18580-2017还是在欧盟标准EN 13986:2004中,所有的室内装饰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限量有且只有一个最高标准,即E1级,数值为0.124mg/m³。
由此可见,在现行强制性国标中,提升了甲醛释放限量值,只有E1级,不再有E2,更没有E0,也表明新国标的甲醛释放限量、检测方法等都已向国际接轨,督促了建材行业改进生产工艺与技术,有助于保障消费群体的健康。但原先E0级的兴起,也并不是空穴传风。因为在国标GB/T 5849-2006(细木工板)、GB/T 18102-2007(强化复合地板)与GB/T 9846.3-2004(胶合板)中,都是有E0级出现的身影的。
然而这些标准只针对胶合板、细木工板和强化地板这三类产品,且除了强行地板的标准仍在执行外,另外两项均已完全废止。比如细木工板的标准已被新的GB/T 5849-2016所取代,也不再有E0标准的字样。
那么,那些打着E0旗号卖的板材,究竟是否会属于虚假宣传呢?在网上搜一下就可以发现,有不少厂商因宣传E0被告的案例,通常都是因为拿不出合法有效的E0检测报告,结果环保未达标而最后被法院判处赔付。因此常被拿来做噱头的E0通常说来只属于推荐性标准,但标准执行来源不明不白,没有正规机构认证,要做质量监督时还得认新国标E1。所以给厂家的建议是,避免再用E0继续做宣传;给消费者的建议是踏踏实实看准E1或者国外更高级别的标准,选择新E1,最起码就有了国标的监管保障。除了甲醛的释放限值,新旧国标之间还有哪些区别呢?旧国标检测方法为为穿孔萃取法,实质上是测试人造板内所含的全部可能释放的甲醛。新国标采用1m³气候箱法作为仲裁检测方法,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测试人造板会有多少甲醛释放出来,检测成本更高,是国际上主流的检测方式,相较原先更安全可靠。从前年5月1日起生产的所有的板材都必须按此方法检测,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E0被停用,其实不免会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担忧,感觉仅有E1不够保险。这也能够理解,因为从数值上看,E0参照了可以说是全球最严格的F星标准(实际上检测方式与JAS标准存在差距)。
但是E1级与该标准差异不大,本身甲醛释放限制达到了一个安全的数值,已经是一个足够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过既然都已是E1标准,为什么我们仍时常听到有室内甲醛超标的消息呢?排除商家资质不足非法生产导致的板材质量缺陷原因,E1级本身只意味着板材出厂时符合国标。在实际装修的情景中,板材会经过截断、胶接、拼装、涂漆等,原有结构会被破坏,板芯内部暴露在外,加之封边工艺可能不佳,继而引起甲醛释放的增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室内整装形成的叠加污染。在地板、墙面、吊顶中,除了板材还有胶水这类粘合剂、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都可能造成污染,还有布艺品、壁纸、板式家具这些也可以成为甲醛污染源之一,即使单个都通过了国家标准,集中在同一空间在叠加效应下依然很可能超标。
对此建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中避免过多使用人造板,或者选择严格遵循国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远优于国标的板材。通常来说不建议去刻意追求进口板材,目前国内来看,包括德华兔宝宝、雪宝板材、大王椰等大厂的板材,都很好且符合标准。
00

10秒估算报价结果

装修总价

经验灵感

浏览22230.6w | 帖子 98848 | 热度 1350965

加载中

做任务拿现金

赚钱小技巧

温馨提示

已阅读并同意《齐家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取消同意并继续

温馨提示

请阅读并同意《齐家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取消同意并继续